成都高新區:做實做好“高”和“新”兩篇文章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
來源:高新院 achie.org 日期:2023-07-10 點擊:次
	  今年以來,成都市出臺《2023年成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調度指標體系工作方案》,以86項指標為牽引,常態化實施行業(領域)月調度、工作進展季通報、目標完成年考評。各區(市)縣對標完善調度機制,精準推進指標對應的目標任務,切實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到經濟工作各環節,形成一批好的經驗做法。成都市發改委將定期刊發各區(市)縣抓高質量發展做法和成效,供交流借鑒。
	  今日聚焦成都高新區
	  成都高新區:做實做好“高”和“新”兩篇文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
	  成都高新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,做實做好“高”和“新”兩篇文章、取得顯著進展,在2023年全市首輪區(市)縣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中,取得綜合評分全市第一的成績,其中19項指標優勢突出。
	  主要做法和成效
	  抓牢發展第一要務
	  經濟發展穩中有進
	  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
	  對重點片區、市重點項目,全面做好要素保障,推行“拿地即開工”,高質量推進項目。81個市重點項目投資進度超半年時序。
	  實施招商投促活動
	  組建招商“輕騎兵”赴浙江、上海、北京等地開展招商活動;組織舉辦車載智能系統、“金熊貓”北上深融資行等專題投資促進活動。成功招引11個重大項目和高能級項目。
	  促消費恢復性增長
	  以SKP為依托,打造交子金融地標級公園商圈成型成勢,發展首店、首發、綠道經濟等新消費業態,1—5月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.4%。
	  實施固本行動
	  對50家總部企業、52家上市企業,逐一擬定支持發展計劃;開展“壯骨健腰”三年攻堅戰,力爭培育10個100億元、20個50億元、100個10億元企業。
	  推進產業綠色化
	  已打造國家級綠色工廠8家、省級綠色工廠21家,“燈塔工廠”2家,成功創建1個近零碳社區、西門子成都工廠獲零碳工廠認定。
	  聚力科技自立自強
	  創新活力持續迸發
	  創新策源能力增強
	  天府絳溪實驗室、天府錦城實驗室(前沿醫學中心)揭牌運行;中試跨越行動破局起勢,發布中試跨越行動計劃、“中試十條政策”以及首批十大中試平臺招引方向,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成果中試首選地,力爭5年內孵化100家創新型科技企業。
	  創新平臺聚勢提能
	  已聚集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36家(其中國家級61家,約占全省1/4)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家、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70家。
	  人才持續聚集
	  實施岷山行動,在柏林、慕尼黑、蘇黎世等地新建海外人才工作站,引進7個頂尖人才團隊,簽約意向海外人才30名。
	  聚力開放協同發展
	  對外開放持續深化
	  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,實施產業招商引領工程,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。
	  出海搶訂單、拓市場
	  組織企業赴歐洲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地,洽談商務、拓展業務。
	  建立穩外貿工作機制
	  設立專項資金5億元,支持龍頭企業搶訂單、內部挖潛,培育腰部企業擴容增量,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。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省約4成、全市超5成。
	  聚焦增進民生福祉
	  幸福指數持續提升
	 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,切實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持續增進民生福祉。
	  均衡發展優質教育
	  2022年新開辦中小學、幼兒園20所,新增學位15420個。
	  擴容醫療資源供給
	  2022年新增醫療機構151家、總數達1052家;醫院總數達34家,其中三級以上醫院8家。
	  優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務
	  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,社區覆蓋率達100%。實施學前教育“向陽花開”行動,提供托位超8000個。
	  完善能源基礎設施
	  已完成11個老舊小區電網升級和節能改造,建成充電樁1.5萬個。
	
	
	 
 
    
     
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