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策源能力持續提升,浦東加快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
來源:高新院 achie.org 日期:2025-10-20 點擊:次
“做從0到1的創新,我們在全球會放在兩個地方,一塊是放在上海浦東,一塊是放在美國。”作為一家在腫瘤大分子治療領域具備全球領先的創新研發能力、全球臨床開發和規?;a供應能力的企業,百利天恒即將落戶浦東張江,該公司創始人朱義說,選擇上海浦東,就是看中浦東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的集聚效應。
作為國家戰略核心承載區,浦東肩負著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使命,創新策源能力持續提升。當前,全球首創(First-in-class)、中國首發(First-in-China)、臨床首用(First-in-Human)的“3F”創新產品在浦東不斷涌現,“要素集聚、生態完備、配套齊全、活力四射”的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正吸引全球矚目。
高能級研究機構、平臺加速落地
源頭創新能力不斷迸發
做“全球首創”就來浦東張江,“張江藥谷”已經成為了一塊“金字招牌”,一批高能級研究機構、平臺也加速落地。今年9月,作為上海市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標志性項目,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正式在張江啟用。
根據規劃,醫學院圍繞生命健康領域的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重大問題,以浦東校區為源點,匯集14個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,14家附屬醫院的臨床資源與基礎科研的關鍵要素,打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“醫谷”科技轉化園區,通過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、科創企業研發平臺和科創項目孵化平臺,探索校企、校地共建新機制,高標準構建從基礎研究、臨床驗證到產業轉化的全鏈條,打通從高校到園區的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范先群表示,“創新藥的研發源頭來自于臨床,有問題去研究,形成新藥,最后為病人服務。交大醫學院搬到浦東來,就是要加快產學研用一體化的速度。”
據悉,交大醫學院還將系統推動與張江醫療器械產業基地、張江細胞基因產業園等產業聯動,充分發揮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生物醫藥企業集群優勢,力爭取得更多原創成果、推出更多創新產品。
目前,在創新藥領域,張江藥谷累計獲批29款1類國產新藥。在創新器械方面,張江藥谷則累計已有38款創新器械產品獲批。
今年以來,英派藥業、銀諾醫藥、信致醫藥、北??党伞λ?、復星醫藥及恒潤達生等企業的7款創新藥相繼上市,涵蓋首個人源超長效GLP-1受體激動劑、首個基因治療藥物、首個分段生產試點等多類首創產品,展現出強勁的源頭創新能力;醫療器械方面,玄宇醫療、商陽醫療的4款產品成功上市,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空白,推動心臟電生理領域邁入精準消融新階段。
“大品種”新藥紛紛落地浦東
產業全鏈布局空間優勢不斷凸顯
“強磁場”下,企業也將“大品種”新藥的“種子”帶來浦東張江“播種”。百利天恒已有iza-bren(BL-B01D1)、T-Bren(BL-M07D1)等多款針對ADC領域優質靶點的創新藥處于臨床研究階段,正在全球范圍內開展近90項臨床試驗。今年10月,百利天恒首款ARC(抗體放射性核素偶聯)藥物——BL-ARC001獲得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的臨床試驗許可。
“我們目前計劃有一款國內年銷售預計在百億元的、針對腫瘤領域的創新藥會落地在浦東。目前該新藥已在美國同步進行臨床研究,計劃全球布局。”朱義透露。
當前,浦東正在對標國際最高標準、最好水平,統籌規劃并前瞻布局大科學設施和科研院所等戰略科技力量及一批GOI、概念驗證中心、高質量孵化器和公共服務平臺等。同時,還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,發揮生物醫藥產業在張江全鏈布局的空間優勢,加快“創新在張江、成長在張江、從張江走向世界”。
張江科學城內最新揭牌了“張江藥谷綜合服務中心”。據悉,該中心將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,并開展“3F”新品首發活動等。“這里可以一站式為企業答疑解惑,成為張江藥谷的招商首站、服務統一入口、科學家會客廳,助力浦東形成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、國際化、集群化的高質量集聚發展模式。”張江科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